110.02.22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疫情對基層勞工的衝擊
 
 
2021-02-22 04:1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大不相同,國際旅遊幾乎完全停擺,觀光相關產業仍然低迷,從業勞工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今年的勞工年終獎金平均數只有1.11個月,低於去年的1.31個月,是八年以來新低,而且實施無薪假的公司又再增加,對勞工的生計造成很大的影響。

再看勞動部公布109年度「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因疫情而受裁員、減薪、不加薪或服務單位倒閉等困擾的勞工超過7%(約70多萬人)。另外,因疫情影響轉職或轉業者占6%(約60多萬人)、影響赴海外工作計畫者近4%,還有近11%勞工因而規畫進修或學習其他專長。等於近三成勞工受到嚴重衝擊。

此外,加班者較前一年下降,延長工時數也較前年減少,且加班後有加班費的不到四成,補休的約占一成,等於近半加班勞工未獲得應有的補休或加班費。再把下班後接獲通訊交辦且當下執行工作平均每月超過五小時的12%勞工計入,即知加班而未獲合理補償的勞工高達六成;勞工兼職者也占了6%。

綜合而言,去年的疫情確實對勞工產生很大的負面衝擊,因失業、減薪或轉業、進修而減少所得的超過200萬人;以加班來彌補所得減少的機會也降低,甚至加班的勞工有六成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這或許和許多產業、企業受到疫情衝擊而陷入困境有關,但勞工是最終最大的受害者。

相對地,主計總處於去年底公布的「108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分布統計結果」,包括各月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津貼等)及非經常性薪資(年終、年節、績效獎金、員工酬勞及加班費等),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僅較前一年增加1.6%;平均數則為64.4萬元,較前一年增加2.4%。

中位數與平均數相差14.6萬元,差距比2018年的13.9萬拉大了5%,且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已從2013年的0.8降至0.77,顯然高薪者的薪資成長速度遠比低薪者高出甚多,尤其未滿25歲的勞工全年薪資中位數只有34.9萬元,等於25歲以下青年就業者有超過一半的每月總薪資不到2.9萬元,反映勞工在高低薪階層間存在所得分配更趨不均的現象。如果再把資本利得、財產所得的高成長率相對比,可想而知台灣所得或財富分配不均的程度已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主計總處公布去年1至10月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的薪資,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萬2,426元,年增1.5%,總薪資5萬4,989元,年增1.52%;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萬元,年增1.81%;實質總薪資則為5.3萬元,年增1.82%,四者都創下歷史新高,和上述差距擴大的現象頗不一致,甚至讓人以為勞工的「薪情」已經改善,其實不然。

因為去年10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794萬人,較疫情爆發前的前年12月底少了5.6萬人,顯示就業市場未能回復到疫情之前水準,主要是疫情嚴重的5月時,遭解僱、退出職場多為低技術、低薪者,後來都不在訪調範圍之內;留在職場的都是有專業技能的高薪者,尤其是資訊電子業受惠於疫情,接單多,員工薪資及獎金也普遍較高。低薪勞工退場、高薪勞工薪情改善的結果,當然得到平均薪資增加的「假象」。

因此,政府不宜過度解讀上述失真的薪資數據,反而更應特別專注200萬名以上的基層勞工,尤其是因疫情而陷於失業、低薪、少加班機會,必須兼職,或加班而未獲合理補償的低薪勞工。今年健保、國保和勞保的保費三漲,對於基層勞工的衝擊更甚往年;勞保潛藏債務高達10.2兆元,可能將在五年後破產,更讓許多勞工極為惶恐。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前,政府實有必要延續或推出新的勞工紓困措施。
 


*此網頁已關閉, 非正式公開網站*
*此網頁已關閉, 非正式公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