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8.01      推展長壽醫學 讓健康老人續創價值
 
 
2023-08-01 03:56 聯合報/ 鄭博仁/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教授(台北市)
二○二○年開始,台灣連續三年呈現人口負成長。內政部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的新生兒出生人口為六點六萬多,預估全年出生數將不到十三萬。對比於一九七九年出生率高峰的四十二萬多,台灣的新生人口累積數,呈現雪崩似下跌的趨勢。

另一方面,台灣人口在出生時和在六十五歲時的預期壽命,從一九五○年的四十七歲和七十六歲,上升到目前的七十五歲和八十四歲,預計到二○五○年將達到到七十八歲和八十六歲;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過百分之廿,且此一比率仍持續往上爬升。

台灣面對顯然已經成型的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單位紛紛啟動搶救少子女化危機運動,推出迄今仍亳不見成效的生育、養育補貼措施;而對於上升中的老年人口,則視之為社會勞動力的惡化,甚至是國安危機,只能保守性的採取消極的養老、長照等政策。

許多關於老年人口的假設是缺乏生產力,完全的依賴性,因而衍生出老年人口對社會毫無價值、缺乏貢獻的負面印象,而這些假設卻毫無任何醫學、科學或社會經濟學證據足以支持。

最近,老人生命科學已經從傳統的疾病照護、傷殘復建的高齡醫學,進展到以預防疾病、健康老化為主軸的長壽醫學。人類的老化與慢性疾病的發生機制大同小異,長壽醫學乃透過探討、了解、預測、預防、降低、扭轉或延緩與年齡相關之慢性疾病的發生、傷害和殘疾,在維持健康壽命(healthspan)的前提下,達到延長壽命(lifespan)之目的。

近期美國國家醫學院聯合多個己開發國家,提出「建構一個健康長壽的全球路線圖」倡議,主張全球各國應正面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催化突破性的想法和研究,以擴充人類的健康壽命,並尊重健康老人對社會的持續性貢獻。報告指出,老年人仍擁有健康和正常的生、心理功能時,隨著老化而積累的認知、社交能力和專業知識,以及老年人的社會親和傾向,將構成人類和社會的龐大資產。

老人的勞動力參與,不僅帶來寶貴的價值,例如工作場所的跨世代團隊,比單一年齡層團隊更有生產力與創新性;美國和歐盟的統計更顯示,老年人透過有償工作或志願服務而產生的經濟價值,貢獻了GDP的百分之七,且持續成長。

事實上,長壽醫學亦已成為一個正在全球蓬勃發展的重要產業。許多知名的科技大咖不約而同投入此一領域,預估到二○二五年,全球抗老化行業的總產值,將達到六一○億美元規模。

值此關鍵時刻,如何整合台灣現有的產官學資源,創造良性的循環經濟鏈,為政府和社會提供一條在財政上可持續前進的道路,積極推動、從原本幾乎排他性的「應對老齡化人口」轉向至「使個人和社會均成功老化」的目標,以獲得長壽人口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乃當務之急。

 

 


新北市私立祥和老人養護中心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青山路15號4樓~5樓
電話:02-2649-9691   手機:0936210007  傳真:02-8691-6756
信箱:henry.cyt0208@gmail.com  網址:www.sianghe888.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