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29      獻給特殊族群的非藥物處方箋
 
 
2021-10-30 00:39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今年國立台灣文學館與計畫團隊找我參與文化平權相關活動,過去他們已經推廣過兒少、視障、聽障、創齡領域的文化平權,今年將重心放在失智症患者。

一開始,我並不真的懂文化平權的意義,最初的理解是從性別平權的概念而來。身為醫師和母親雙重身分,我知道平權議題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要懂得尊重不同性別和性向的人,並且不能隨便拿個人特質開玩笑,這是對其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接著我詢問主辦單位:文化平權的意思是什麼呢?他們說:「希望讓不同族群都有『文化』或『文學』的感受。為此我們會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做出適合的設計。」設計中有個特別的禮物,叫做失智資源箱,箱子裡有好多懷舊的物件、聲音、音樂,希望藉由這些物品,幫助大家串連起生命中珍貴的時刻。

我看到這些物品時,恍然明白最初對於文化的思考過於狹隘,應該要跳脫文字的束縛,並非只有文字書寫才是文化,換個角度,生命過程中每件事都是我們的文化;音樂和懷舊物品,都能幫助大家喚起對生命的記憶,這就是文化。

時下許多地區人士正努力倡議「給失智者的非藥物處方箋」,這些文化和回憶,不正是最好的非藥物處方箋嗎?我們可以結合文學館展覽,和以長輩的生命經驗相聯結,藉此讓當地硬體設備與失智患者共創生命連結,讓文學與長者的生活交互共鳴。

萬事起頭難,文化與失智的交會也不例外,曾有長照夥伴提出疑慮:「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博物館、文學館和音樂廳,他們的非藥物處方箋應該是偏向廟宇、教堂或麻將館吧?」

這樣的說法,也是被有形的硬體局限了;我想更好的做法,是讓社會每個角落都有機會對長輩們產生意義、留下生命的足跡,文學館的活動也能這樣安排,透過展覽和工作人員的合作,幫助每位來參觀的人產生情緒交流。不論到來的人是失智患者,或者高齡的亞健康人士,甚至是年紀輕一點但對生命產生迷惘的人,只要是在過程中心有所動,必然能有所得。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方式,讓我們在看展過程中,因為一則故事或一個笑容,慢慢將文化平權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新北市私立祐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新北市三重區自強路4段6號3樓、8號3樓
電話 : (02) 2286-6311     傳真 : (02) 2287-0566
信箱 : a004026x@yahoo.com.tw
網址 : http://www.you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