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1.11      大腦能力隨年齡增加受損?張立鴻:有些功能反而增加
 
 
 
2018-11-11 16:36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助理教授張立鴻。 記者余承翰/攝影
 
腦能力不一定會因為年齡增加而受損!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助理教授張立鴻表示,美國心理學家利用不同變項觀察老化,證實認知功能表現會隨年齡增加產生變化,的確有人受損,但也有人功能反而變好。研究結論認為,大腦具可塑性,有一定的人文活動刺激,有助維持認知功能正常。

張立鴻表示,他常利用小遊戲讓學生記憶英文字母,這英文字母只會出現不到一秒,當記愈多字母,代表大腦處理訊息能力愈好。通常大學生一次可記住4到6個字母,但若換成長輩來玩,長輩通常只能記住2個字母而已。

但張立鴻說,過去研究發現,長者和年輕人做相同的事,年輕人是用半個大腦,老人家則用更多的大腦部位,代表大腦具可塑性,可補自己的不足。此外,也有專家認為,長期記憶、理解力及語言能力不會受到年齡影響,甚至中年後才能發展完成。

換句話說,老化雖然會在大腦留下痕跡,產生神經結構或功能性改變,但大腦會有補償機制,補償自己失去的功能,維持正常認知能力。這也是目前最重視的大腦疾病及失智議題。

張立鴻分享,1980年代起,有不少專家進行修女研究,研究修女的生命歷程與認知功能狀態。曾有一名愛織毛衣的100歲修女,她的社交功能及記憶力和一般長輩沒有不同,死亡後才被發現有中度腦傷。可見人文活動刺激,有助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

張立鴻說,陽明大學也曾鎖定皮質研究了解大腦可塑性,確實發現長者經過練習與一些刺激,可以改變大腦功能與結構的變化,達到可塑性效果。未來更希望能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搭配刺激治療,提升長者腦齡。

張立鴻說,規律運動、頻繁社交、維持正常生活、維持睡眠、擁有終生學習等,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卻也是破除老化問題的絕招。

張立鴻強調,高齡化和長壽議題不再只是醫學議題,也是人文議題。陽大2015年人文社科學院老師就發起高齡認知教學計畫,讓學生走出校園及實驗室,走入北投社區了解長輩需求,體驗高齡狀況,再找出實際的健康促進方案。

張立鴻說,高齡議題絕對要回到「人」身上,從生活開啟高齡對話,才能共創無齡世代。
 


 
新北市私立盛禾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養護型)
新北市新莊區雙鳳路119號4樓
電話 : 02-2908-1656    傳真 : 02-2906-0680
手機 : 0966-166-123 (李主任) 
信箱 : senho37862991@gmail.com ; h38704@yahoo.com.tw
網址 : www.sen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