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7.27      台師大:弱勢生身處隔代孝養家庭 政府投錢也難助學
 
 
2019-07-27 15:15聯合報 記者潘乃欣╱即時報導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辦「現行政策能幫助弱勢生翻轉人生嗎?」座談會與記者會。記者潘乃欣/攝影
為扶助弱勢學生,教育部等部會96年至107年投入超過600億元支持國內中小學弱勢生。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委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王麗雲執行兩年期研究,發現這些政府投入帶來的成效有限。王麗雲說,弱勢生更易身處「隔代孝養」家庭,需照顧失能祖父母,難專注課業。相關補助也未有效整合,以致「清寒證明」無敵,得憑證明領取多項補助,但都會邊緣的新興弱勢族群卻無法申請。

王麗雲說,政府和民間投入非常多種弱勢生補助,以致民間有「清寒無敵」的現象。學生只要有清寒證明,可重複領多項補助。台北市立實踐國中校長廖純英說,這些補助也不見得用於提升學業,因為領補助要家長簽名,但家長簽名後優先拿去支持家計,甚至把營養午餐錢拿去貼家用。參加課後輔導也要家長同意,但很多家長覺得這不重要,也影響中小學生的學習機會。

王麗雲說,就算第一線學校提供的扶助已到位,但沒有其他社會面向的扶助,也很難成就弱勢生的教育成果,讓他們能以教育翻轉既有階級。家庭功能不彰是影響弱勢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例如弱勢生雖有父母卻不同居,父母離家工作,弱勢生形同被棄養,還得負責照顧家中的失能長輩。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林如萍說,家庭功能不彰的成因是保護因素不足,例如缺乏實體和心理的陪伴、支持,再加上家庭風險因素過高,例如家暴或經濟困難。社會上經常頒發孝親獎,得獎學子的孝行值得肯定,但也可能是家庭功能不彰的縮影。

王麗雲表示,未來應建立以社區為本的弱勢生扶助機制,整合經濟、社工、教育、輔導等面向,整合性地扶助弱勢生就學與成長。

王麗雲說,內政部、衛福部定義的「偏鄉」、「弱勢」,不一定適合作為教育上的分類。教育部目前定義的偏遠學校獲得許多設備和補助,但有許多不在偏遠山區、也不在市中心的「非山非市」學校,反而有許多弱勢生無法被照顧到。

王麗雲說,大學入學實施「繁星計畫」,導致經濟及學業優勢學生反向選讀偏遠學校,為的是三年後要以好的全校排名進到好大學。這也加大偏遠學校學生程度差異,學校難以控制教學難易度,專對弱勢生因材施教。

王麗雲解釋,這是「西瓜偎大邊」效應,部分學校弱勢生集中,優秀學生外流,影響學生組成、學校規模與師資結構,以致弱勢生集中的學校人力不足,降低扶助弱勢生的效能。

基隆市八斗高中校長黃致誠建議有關單位建構人力平台,納入在地大學生、志工或退休人士,以實體且長期的支持和陪伴,幫助弱勢生的學業。弱勢生需要的是一對一的協助,輔導員要針對學生的課業和生活問題,給予陪伴和解惑,如果能持續陪伴三年直到學生畢業,效果應該會更好。林如萍也說,考大學有繁星,中小學生能否也有「北極星」,讓就讀大學或年齡更長的哥哥姐姐陪伴他們?

王麗雲說,小學、中學到大學是一連貫的銜接過程,弱勢扶助計畫給得多不如給得早,越晚提供扶助,越難救起弱勢小孩。106學年高等教育學生學雜費減免金額逾20億,成效比投入中、小學的弱勢扶助佳,不妨作為未來中、小學扶助計畫的參考。
 


 
新北市私立盛禾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養護型)
新北市新莊區雙鳳路119號4樓
電話 : 02-2908-1656    傳真 : 02-2906-0680
手機 : 0966-166-123 (李主任) 
信箱 : senho37862991@gmail.com ; h38704@yahoo.com.tw
網址 : www.sen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