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與活動
2022-12-16 15:27 聯合報/ 記者 林品君/高雄即時報導
今天上午在高雄國賓大飯店,台灣區鮪魚公會(TTA)、台灣區魷秋公會(TSSFA) 2大遠洋漁業公會,與印尼漁工工會(SPPI)共同簽訂「促進船員合宜工作條件與產業永續發展團體協約」,透過跨國團體協約,結合國內產官學,合作保障漁工在台灣的勞動權益;目標從源頭提升產業品質,促進漁業的永續發展。

遠洋漁業是高雄的重點產業,也是台灣舉足輕重的外交產業,論規模與捕撈實力,都讓台灣成為全球貿易的關鍵要角。但近年來,台灣遠洋漁業的勞動品質卻屢遭國際質疑,相繼在2015年被歐盟列入打擊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IUU)漁業不合作國家黃牌警告、2020年被美國勞動部列入強迫勞動清單、2021年上榜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

遠洋漁業產業公會肯認勞動條件的保障是產業永續經營的關鍵,也期許善盡產業社會責任(CSR),近年積極與政府、學術研究單位、民間企業、外國組織等,商討改善國內漁業就業環境、保障漁工人權的具體措施。歷經疫情的延宕,今天台灣的2大遠洋漁業公會,台灣區鮪魚公會(TTA)、台灣區魷秋公會(TSSFA),正式與印尼漁工工會(SPPI)簽訂「促進船員合宜工作條件與產業永續發展團體協約」,透過SPPI招募、訓練、登船、返國,一條龍的服務,引進專業技術符合需求的漁業勞動人力,同時確保各項人權事項,保障外籍漁工在台灣合理的就業條件。

台灣區遠洋鮪延繩釣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鮪魚公會)理事長林毓志表示,船東與漁工的媒合需要耗費時間、交通等成本,為提升這部分效率以及精準度,未來公會會組工作小組,透過資訊科技,使漁船資訊透明化,漁工在登船上工前就能充分了解未來的工作環境,選擇符合需求的職缺;另外也會在每艘船提供WIFI,確保船員能即時使用LINE向公司反應訊息,暢通申訴管道。

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魷秋公會)理事長陳皇誠說,這次的合作是在不變動以往僱用方式之下,提供船公司更多元的管道聘僱員工,讓船公司可以更快選擇能兼顧船員及產業利益的印尼仲介,也藉合作平台和印尼漁工工會(SPPI)保持暢通聯絡管道,即時調整技術訓練內容以及工作願景。

印尼漁工工會(SPPI)理事長Endroyono表示,人權是漁業界非常重要也亟需重視的議題,以預防及保護為基礎,工會會安排一系列職前訓練,包含體能、心理、紀律等,會讓船員事先了解台灣的法律以及他的權利。Endroyono說,除了這次一起簽立契約的台灣公會,也希望台灣漁產業的相關團體、企業、政府,都能共同重視船員來台會遇到的問題。

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賴振昌說,近年在境外僱用漁工的遠洋漁船,涉及幾起強迫勞動的案件,讓遠洋漁業勞動人權受國際正視;今年委員會出版「海上人權路」報告,內容包含如何改善勞動條件、解決漁工人權問題;肯定2大漁業公會主動推動與印尼漁工工會的合作「是國家人權進步的一大步」。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印尼和韓國都有管理船員的學校,對產業有益的措施台灣當然也要跟進,但政府間的合作礙於國際情勢,效率與深入程度有時不及民間;這次合作由公會主動發起,政府樂當協助角色。